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語言類讀書心得同數學札記相近;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有關拒絕有償補課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熱愛學生,愛崗敬業,廉潔從教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明確提出,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牟取私利.
教師的工作不可能在八小時之內完成,或多或少地都要占用八小時以外時間.如果允許教師給自己的學生做有償家教,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師的精力,教師就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對每一個教師而言,輔導學生,包括在課余時間為后進生補課,這是教師職業范圍內的事情,有償家教使一些師德低下的教師在正常教學時間內不太關注后進生,然后在課后通過有償家教對他們進行個別輔導.有些學生也可能會依賴家教,喪失學習的主動性,課前不做預習,不去主動發現問題,課后也懶得鉆研.利用職務之便開設有償家教,完全違背了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嚴重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
我們還應看到,補課不過是應試教育的衍生產品.只有教育擺脫應試的怪圈,真正步入素質教育的良性軌道,違規補課才會失去需求.“有償家教”是老師將授課內容作為一種商品進行出售的商業化模式,在這個“賣方”占主導地位的市場中,極容易造成學生受教育的不平等.然而,嚴令禁止教師從事課堂之外的授課活動,又是對教育公共資源的浪費.教育關系到整個民族的持續發展,是國家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是政府的基本職能,必須得到極大關注和極大投入.教育體制改革的發展必須從教育投資經費、教師隊伍建設、教育設施管理三個方面同時著力.素質教育、公平教育才會為政府所重視,并被納入了法律視野.
作為教師,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有償家教的負面影響,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我們應該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依法執教,自覺自愿地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
為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樹立良好教師形象,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根據市教育局《關于在全市中小學教師中開展“規范教學行為,拒絕有償家教”為主題的師德教育月活動的通知》(襄教文[20_年師德教育月活動制訂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建設人民滿意教師隊伍,創人民滿意學校,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準則,以“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為核心,以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為重點,圍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有償帶生、有償辦班等問題,突出重點,務求實效,不斷推進我校校風、師風、教風建設,營造有利于創建省級示范高中的良好環境。
二、活動主題:規范教學行為,拒絕有償家教
三、活動內容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在師德教育月活動中組織全體教師深入開展“三學”活動,一是繼續深入學習黨的十七大文件和_總書記20_年8月31日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提高對胡-_提出的“四點希望”的認識;二是進一步學習《教育法》、《教師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三是學習中共湖北省紀委、省監察廳《關于中小學亂收費行為黨紀政紀處分的暫行規定》(鄂紀發[20_年級組、處(室)要針對本部門教職工師德方面存在的教學行為不規范,搞有償家教等突出問題,在開展“三學”、“三拒絕”活動的基礎上,對照師德規范,圍繞主題,開展師德師風大討論,討論內容如下:
1、新形勢下教師應該樹立什么樣的師表形象?
2、當前中小學在職教師從事有償家教主要表現與危害?
3、人民教師如何履行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職責?
討論以年級組、處(室)為單位進行,每位教師圍繞上述內容,寫一篇心得體會和一篇題為“拒絕有償家教,從我做起”征文,工會負責將體會和文章材料存入教師個人師德檔案,對優秀征文將推薦到市教育局表彰。通過學習討論,全體教師要對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繼續開展“四查四看”活動,即:一查宗旨觀念,看是否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敬業愛崗,對工作是否認真負責,盡心盡力,有沒有參與有償家教、從事第二職業;二查教育思想,看是否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參加教學改革,特別是教學方法的改革,有沒有增加學生學習負擔;三查師德師風,看是否關愛學生,有沒有歧視、侮辱差生,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為;四查紀律觀念,看是否規范教學行為,是否存在亂收費、亂罰款問題,是否有不雅儀表形象,是否有打牌賭博、接受家長宴請的現象,是否存在上班遲到、早退、上班后吃早飯現象,是否存在上班時間玩電腦游戲、串崗等現象,是否有不履行工作職責、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對學生管教不管導等情況。
本學期以來,隨著廉潔文化進校園工作轟轟烈烈的開展,我認真學習了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有償補課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
其一:教師開展有償補課,在學生面前直言不諱開價,為人師表的形象盡失。
其二:搞家教的目的是經濟利益,因此家教過程根本談不上質量。有例為證:教師布置幾道難題,學生獨立完成,1.5小時后未果。教師講解0.5小時,學生“迎刃而解”了,學生紛紛講,老師確有水平,他一講,我們就懂了,補課確實好。
其三: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學生在假期中通過補課,在課堂教學中自以為教材的內容都學過了,聽課漫不經心,影響課堂紀律和聽課效率。
其四:因為有償補課有高額經濟效益,教師的心思轉移到假期補課上去了,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低下,毫無質量可言。教師無心教學,盼望假期早點到。
其五:增加了學生的業余時間課業負擔,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同時使學生累積厭學情緒,影響學校的課堂教學。
從而深刻感受到了在當今社會進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對自身的思想作風、廉潔自律、遵章守紀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具體心得體會如下:
第一、獻身教育,為人師表
教師工作的性質是教書育人,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把教育作為一種崇高的事業放在首位,樂于奉獻,為世人做出表率。現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以“愛滿天下”為座右銘,正是為了祖國未來無數的“瓦特”、“牛頓”、“愛迪生”,教師將滿腔的愛盡情賦予了學生。論財產教師兩袖清風,一無所有,但教師卻富有,我們擁有無數學生對我們愛的回報。
第二、公正執教,關愛孩子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到公正執教,這是廉潔從教的基礎。教師決不能因學生性別、智能、家庭狀況、學生家長等差異而采取不同的態度和情感模式。教師從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師人格的崇高性。尤其體現在對待后進生轉化問題,我們一要有愛心,二要有信心,三要有耐心。只要我們用愛心、寬容、理解、人文關懷去善待孩子的每一點錯誤,適時表揚、鼓勵,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會取得成功的。
第三、自我約束、廉潔從教
教師廉潔從教,除了法規約束和社會輿論的監督引導外,主要靠教師用廉潔的標準來進行自我約束,自覺保持清廉純潔的作風,這是廉潔從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礎。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看看他們的眼睛,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是那樣的純潔。在這樣的純潔面前,哪怕說錯一句話都是對他們的褻瀆;在清泉般的眼神里,更多的是對老師的執著和無比的信任。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廉潔從教,為人師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聰明智慧,教書育人,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將自己的美好形象永遠留在學生的心坎里;使學生從小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從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樣的人,怎樣做人。
有償補課不可取,我們教師應好自為之,多學習學習《教師法》、《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強法律意識,全心全意服務于人民的教育事業;利用假期學習業務知識,提高自身水平,提高業務能力,盡心盡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教育。
教師,擔負著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做的是教書育人的事情,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無論面對怎樣迷離的塵世,我們更應始終堅持一面廉潔的大旗!“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當前形勢下,要特別強調“廉潔從教”,我們每位老師都要遵守職業道德,堅守高尚情操.下面是本人的一些個人看法:
第一,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愿地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老師的身正,在德育中尤為重要.其身不正,何以為師?教師是文明的使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授業解惑”之人,更應為人師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模范行為來感染、影響并規范學生.教師只有完善自身素質,才能讓學生從高尚的人格魅力中吸取有益的營養.、
第二,獻身教育,為人師表;教師工作的性質是教書育人,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把教育作為一種崇高的事業放在首位,樂于奉獻,為世人做出表率.現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以“愛滿天下”為座右銘,正是為了祖國未來無數的“瓦特”、“牛頓”、“愛迪生”,教師將滿腔的愛盡情賦予了學生.教師們兩袖清風,一無所有,但教師卻富有,我們擁有無數學生對我們愛的回報.
第三,自我約束、廉潔從教教師廉潔從教,除了法律法規約束和社會輿論的監督引導外,主要靠教師用廉潔的標準來進行自我約束,自覺保持清廉純潔的作風,這是廉潔從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礎.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看看他們的眼睛,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是那樣的純潔.在這樣的純潔面前,哪怕說錯一句話都是對他們的褻瀆;在清泉般的眼神里,更多的是對老師的執著和無比的信任.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廉潔從教,為人師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聰明智慧,教書育人,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將自己的美好形象永遠留在學生的心坎里;使學生從小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從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樣的人,怎樣做人.
總之,教師之所以受人尊敬,不只是因為教師職業是神圣的,擔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更重要的是擔負著培養一代又一代人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好人.正如魯迅所說:“他們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從精神上靈魂上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然而,教師置身于現實生活中,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如何能做到潔身自好,不追隨物欲,敬業愛崗,做好教育人的工作,做一個名符其實的好教師,必須高度自尊、自重、自強不息、嚴以律已、分清是非善惡.在社會這個大染缸中要保持廉潔自律,堅持高尚情操,就要不斷加強人生觀、世界觀和師德的學習和修養,努力促進道德認識,不斷地自我評價、自我約束、自我調控,及時矯正和調整教師行為中失誤,抵制不良風氣和腐朽思想的侵蝕,保持行為的端正廉潔.
5月18日上午,我校教師全體教師在校領導的組織下,認真學習了《煙臺市教育局關于在職教師有償家教專向治理活動的通知》。在認真學習了通知后我深有體會:
我認為教師有償家教不外乎兩種情況:一是,教師想用課余時間為學生補課,真正想提高學生的成績,順便獲得應有的勞動報酬;二是:以家教作為自己的第二職業,賺取外快。但不論是出去怎樣的動機,我認為,長此以往教師有償家教對學生,甚至對家庭,對社會都會產生不良影響。下面我將就以上兩種情況談談教師有償家教的不良影響:
一、為提高學生成績
蘇霍姆林斯基說:想客服負擔過重的現象,就得使學生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夠順利的學習。如果學生的時間被日常學校的功課塞得越滿,那么他自由思考的時間就越少。再加上額外的繁重的補課,那么他負擔過重,學業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照此來說,可能教師出去好的動機為學生家教,但結果可能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不僅浪費了學生的時間,還浪費了家長的金錢,最嚴重的是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對以后的學習產生不良后果。
二、為賺取外快
我想:這個方面,我可以結合自身經歷來談。做為一名曾經的音樂學生,我也是經歷過有償家教的。可以說,每一個音樂學生在他的學習經歷里幾乎都經歷過小班課程。不得不承認,音樂學習,特別是音樂技能學習有它的特殊性,不可能像語文,數學這些傳統科目一樣,四五十人一起上課。如果教師和學生能夠一對一的教學,是最好的結果。但是,幾乎沒有哪一所學校能達到這樣的師資水平。學生要想在短時間或者更有效率的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就必須請家教上小班課程。特別是當面臨升學的時候,這種家教似乎也是必要的!但這種必要卻需要付出金錢代價,對一個家庭經濟情況一般的孩子來說,這筆額外的費用是不容小覷的。
以特長生為例:請家教花費的費用一般是以時間為計算單位的。一節課四十五分鐘下來,支付給家教的費用是大約從100—500元(可能更多)不等。我做過一點兒調查:一個小學生大概每個周末至少會參加一種特長培訓,費用大概在100元左右,一個月下來就是400元左右;一個將要考大學的高中特長生在他考試前半年開始參加小班培訓,一節課200元,按一周兩節,一個月1600左右;一個將要考研究生的大學生特長生,一節課500元,按一周兩節,一個月下來就是4000元。我要說的重點是:如果每個學生在他求學的時候復出了這么多,當他在參加工作以后就想加倍的補償自己。
近幾年,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開展,各學校開始關注學生除基礎知識外素質的培養,也相應的推出了各種特長加分政策。很多家長 “望子成龍”的愿望泛濫成災,不論有用沒用,也不管自己的經濟狀況是否承擔這筆不小的培訓費用,盲目的為學孩子報了各種特長班。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有償家教更是呈現風聲水起的勢頭。其中,也不乏魚龍混雜的情況,更有甚者,也不管自己是不是有真才實學,舉起一塊招生大旗就能開班賺錢。難以想象,長此以往有償家教會給學生,給家庭,給社會造成怎樣的惡性循環后果。
禁止在職教師進行有償補習,我舉雙手贊成。不僅是對學生,就是對自己來說,也意義非凡。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擔負培育下一代的艱巨任務。“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當前形勢下,作為在職教師更要從自身做起,做到“廉潔從教”,無論面對怎樣迷離的塵世,都應始終堅持一面廉潔的大旗,遵守職業道德,堅守高尚情操。相信,隨著我們不懈的努力會換來教育之路的一片晴空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