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穩”“六保”為抓手,穩扎穩打,攻堅克難,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后一公里”而奮斗。下面給大家分享落實做好六穩六保個人心得體會精選_黨員“六穩”工作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凝聚你我力量。”2020年這個消費維權主題很給力,有三大涵義:凝聚社會共識,發揮消協平臺型組織共治力量,推進消費維權機制健全完善;凝聚消費者共識,發揮消費者監督力量,推進消費者參與監督的廣度和深度;凝聚經營者共識,發揮行業自律力量,推進落實經營者第一主體責任。
315消費者權益日,以維護廣大消費者權益為宗旨,每到此時,維權打假更成為社會熱門話題,每年央視315晚會所曝光的假冒偽劣、侵害消費者權益問題令人觸目驚心,也讓人深深思考,究竟怎樣才能徹底消滅消費侵權問題,才能讓央視315晚會變成消費者快樂的享受,而非悲憤的時光?聯想到當前這場戰疫情,其實,屢打不盡的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就是存系在社會消費中的“病毒”,就如新冠疫情病毒一樣“兇狠”“狡詐”。但我們看到,新冠病毒盡管在世界正蔓延,但在我國一場人民戰爭中卻已經被緊緊鎖死,徹底消滅之勝利在望。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病毒”,與生物界的病毒是何等相似啊!我們有著戰勝SARS的經驗,戰勝新冠疫情更顯示出磅礴的力量,何不能借鑒戰疫的方法打一場消滅侵害消費者權益“病毒”的大戰?完全可以!
一是打好“人民戰爭”。關鍵是要凝聚社會共識,形成維權合力。雖然,“人人都是王海”這句口號在社會上一度叫得很響,但維權難的問題,讓一些消費者不能不退卻,不能不忍氣吞聲,問題就在于維權合力不夠。所以,必須發揮消協社會組織平臺作用,匯聚各方面消費維權力量,促進建立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廣大消費者、企業主體共同參與的消費維權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讓“人民戰爭”有力量支撐。
二是打好“阻擊戰”。戰勝新冠疫情,“阻擊戰”頗顯成就,特別是重要場所和道路口設卡、社區嚴守陣地,經驗值得借鑒,用在維護消費者權益和打假中,就是要創新維權機制、全面履行職責。在全社會倡導和堅持依法維護消費者權益、服務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理念,繼續推進新《消法》的貫徹落實,不斷健全完善相關商品、服務法律法規和標準,要發揮社會機制的力量來遏制侵權問題和假冒偽劣盛行問題,做到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嚴防死守,決不讓侵權問題肆意橫行。
三是打好“宣傳戰”。這次戰疫情,宣傳的功勞不可沒。科學防疫,天天的疫情信息發布及廣泛的科學防疫知識宣傳,讓廣大人民群眾真正掌握了疫情、防疫病毒的知識辦法,所以大家能夠從容對待疫情、正視病毒侵害,做到聽從指揮,同心協力。在消費維權方面也是如此,一方面要堅決打擊侵權問題,另一方面還是要“預防”為主,如引導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莫掉入消費陷阱。當然,宣傳工作一定要到位,特別要注重更多消費教育資源向老年消費者、農村消費者和未成年人傾斜,不斷提升各類消費者群體依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
總之,消費維權任重道遠,絕不是靠一個315維權日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我們必須拿出戰疫的精神來維權打假,這對“穩市場”、維護社會和諧,推進社會文明進步、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時強調,扎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任務。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回首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并發表重要講話,對陜西提出追趕超越和“五個扎實”要求。五年來,全省上下扎實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扎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扎實加強文化建設,扎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推動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
諄諄囑托,眷眷深情。在這個春意盎然的時節,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肯定陜西踐行追趕超越和“五個扎實”取得的成效,對陜西作出奮力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重要指示,提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等五項要求。“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三秦兒女信心更足、動力更強!
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加之疫情不可避免給我們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帶來挑戰。全省上下必須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摧傷雖多意愈厲,直與天地爭春回。”疫情陰霾終將散去,三秦大地已然春暖花開!讓我們“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越是艱險越向前,萬眾一心加油干,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2020年4月8日,注定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就在這天,“封城”76天的武漢正式“解封”了!這就意味著,以武漢為主戰場的中國戰“疫”朝著勝利又邁進了一大步;這也意味著,荊楚大地將再現往昔的美麗容顏,九省通衢將再次發揮其重大作用。心緒難平、血涌難抑,既為英雄的城市,也為英雄的中國人民。
回首過去的76天,可以說是武漢市和武漢人民經歷過最痛苦的一段時光。所幸有14億同胞的守望相助、傾力相幫,大家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打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戰斗,終于取得了疫情防控戰的階段性成果。美好的結果、難忘的經歷,無數令人動容的瞬間、許多感人至深的畫面洶涌而至,在這個“解封”的時刻如電影回放一般再映眼前。
這份感動,是“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溫暖。疫情突如其來,武漢不幸成為“震中”,危機關頭,武漢緊急“封城”,盡最大努力阻斷疫情蔓延擴散,將危險留給了自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的兄弟姐妹沒有拋棄武漢,而是向武漢伸出了馳援之手,捐錢的、捐物的、捐菜的……只要是武漢需要的、武漢人民急缺的,毫無保留、第一時間送上,并且是將最好的的送上。因為大家都知道,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而正是這些支援,為“武漢加油”增添更多現實內涵,讓這個冬天格外溫暖。
這份感動,是“謝謝你為武漢拼過命”的震撼。危急時刻,方顯英雄本色。疫情暴發后,無數凡人英雄挺身而出,主動逆行前往武漢,與武漢人民戰在一起、同防“疫”線。“國寶”院士、白衣天使、雨衣妹妹、貨車司機……有些我們耳熟能詳,有些名字都喊不上,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形象的高大,因為他們在最危險的時候,敢為武漢人民拼命、敢為全國人民拼命,他們就是真心英雄。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之火,看到了“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斗拼搏。
這份感動,是“武漢感謝有你”的深情。疫情發生以后,各地醫療隊伍響應中央號召,迅速集結、盡銳出戰,采取“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對湖北省開展對口援助。實踐證明,因為有了他們的加入,湖北和武漢的疫情才能快速有效遏制;因為有了他們的拼命,每一位患者才會得到第一時間救治,才有了治愈率的不斷提升;因為有了他們的犧牲,才有更加科學有效的應對方法和預防舉措出臺,牢牢守住全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底線。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感謝,見證了舉國一家親的深厚情誼。
當然,“解封”不等于解防,通行不等于無憂。但我們始終堅信,武漢的“解封”之夜,亦是荊楚大地再次啟航之時,積淀了76天的情感,必將在“解封”之后,轉化為強勁的前行動力,續寫更加偉大的發展成就。而對此感同身受的14億手足同胞,也必將永遠銘記“解封”時刻的感動,以更加團結齊心的強大凝聚力,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作出更大貢獻,一同書寫最美的春天故事。
“六穩”加“六保”一共十二個方面,每個都要做好,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平均用力。“抓住重點帶動面上工作,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也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一貫倡導和堅持的方法。”那么,在“六穩”和“六保”中抓重點,要從當務之急入手。
當務之急是保居民就業。就業決定收入,收入決定消費,消費是經濟增長最重要最基礎的力量。消費還能帶動投資、進出口,對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有系統性影響。就業如果保不住,一切都可能失守,甚至社會穩定的底線都會失守。保居民就業要精準施策,要針對農民工、大學生等群體,服務業、外貿等行業采取針對性措施。要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中央財政要加大穩就業轉移支付力度,加快社保基金中央調劑進度,發揮社保保障作用。更加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在穩就業中的主導作用,鼓勵地方政府完善就業服務、提供就業援助、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等。
就業的提供主體是企業,保居民就業就要保企業、保市場主體。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沖擊最大,要把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放到突出位置。企業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現金流量表危機,要加大對企業的金融支持,通過融資性現金流來彌補經營性現金流斷流,堅決阻斷向資產負債表衰退的蔓延。完善現有的“增貸續貸、減稅減費、補貼”政策,可設立“援企穩崗”專項貸款機制,鼓勵地方政府成立“援企穩崗”專項基金,入圍企業以不裁員為前置條件。保市場主體還要加快改革,破除市場準入障礙,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激活市場主體的潛能。
在全球化時代,企業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產業鏈供應鏈的一分子,因此,保企業就要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短期要加大對產業鏈的支持,可成立“產業鏈穩定基金”,防范關鍵性行業產業鏈斷裂風險。中長期要適應全球產業鏈發展新趨勢,加快推進產業鏈價值鏈重構,建立本地微循環、國內內循環、區域小循環、全球大循環,形成彼此環環相扣、層層嵌套的產業循環系統。
這樣,在“六穩”和“六保”中就有了一條保產業鏈供應鏈——保市場主體——保居民就業的工作主線,通過這條工作主線,帶動消費、投資、進出口,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實現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守住“保”這一底線,穩住經濟基本盤,就能為渡過難關贏得時間、創造條件,實現穩中求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代表委員指出,既要守住“保”的底線、筑牢“穩”的基礎,也要保持“進”的態勢。
種衍民十分關注新冠疫情蔓延對全球經濟帶來的巨大沖擊,以及“新基建”按下“加速鍵”等一系列新變化。他認為,發展依舊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解決中長期、深層次問題的關鍵,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源動力是創新力。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工商大學校長陳曉紅表示,減少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可從短期政策性應急和中長期結構性改革兩方面入手,以強有力的政策組合拳實現疫情發生后的及時止損,轉危為機,保障城鄉平穩運行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宏觀經濟政策組合拳,實施應對疫情中長期影響的結構化經濟政策,穩定出口和擴大內需并舉等。
王填表示,國內經濟目前的困難是暫時的,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經濟未來仍將持續向好發展。在他看來,當前關鍵是要刺激消費。
他認為,疫情發生以來,各地紛紛出臺發放消費券等一系列消費刺激政策,收效良好,但在具體操作層面,消費券使用的普適性欠缺、對基礎民生消費考慮不足。他建議消費券發放注重普適性,可考慮定點發放米面油奶蛋等基礎生活類商品的消費券給低保人員,保障民生,也可給低收入人群直接發放現金。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兆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伴隨復工復產復市的進程,直播電商呈現井噴之勢。從需求端看,直播帶貨能有效刺激消費;從供給端看,直播電商能優化電商生態、大幅降低小商戶進入市場的成本。當前,推動線上新型消費發展,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對增強經濟動能具有重要意義。他建議,政府部門與電商平臺共同為直播經濟涵養良好生態,推動直播電商健康穩定發展,并以此為突破口帶動更多消費增長。
落實做好六穩六保個人心得體會精選5篇相關文章:
2.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心得體會總結5篇
4.2020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心得體會800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