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秋季中的第四個節氣。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秋分節氣有什么美好寓意嗎,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象征秋季豐收寓意,秋分這一天晝夜平分,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也象征著秋季的豐收之喜。此后,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繼續南移,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夜,范圍逐漸擴大再縮小;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晝,范圍逐漸擴大再縮小。“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
按農歷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而“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后進入了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時節。也是農業生產上重要的節氣,秋季降溫快的特點,使得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秋分棉花吐絮,煙葉也由綠變黃,正是收獲的大好時機。華北地區已開始播種冬麥,長江流域及南部廣大地區正忙著晚稻的收割,搶晴耕翻土地,準備油菜播種。
秋分后,棉吐絮。煙葉黃,正是收獲的時節,廣大農村進人了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階段。
“三秋”大忙貴在一個“‘早”字。及時搶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凍和連陰雨的危害;適時早播冬作物,可爭取利用冬前的熱量資源,培育壯苗安全越冬,為來年豐產打下基礎:“秋分不露頭,割了喂老牛”,南方的雙季晚稻正抽穗揚花,是提高產量的重要時期;早來低溫陰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氣,對雙晚稻開花結實的危害比較嚴重,必須認真做好預報和防御工作。
2023年的秋分是2023年9月23日14:49:46,農歷癸卯(2023)年八月(大)初九。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季中的第四個節氣。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在秋分,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天。來自南方的冷空氣遇到逐漸衰減的暖濕氣流,導致降水和氣溫一再下降。正如人們常說的,是“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了,但秋分后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這時,北方和南方的耕作方式是不同的。
秋分意味著真正進入秋天。隨著北半球天氣轉涼,鵝、燕子、杜鵑等。開始從逐漸寒冷的北方成群結隊地飛往南方。
第一,晝夜時間相等。這一天,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直接撞擊地球赤道。因此,在世界大部分地區,這一天的24小時在白天和黑夜之間平均分配,每一天12小時。秋分后,太陽直射點開始從赤道進入南半球,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附近,北極也即將迎來一年六個月的漫漫長夜和不朽星空。
第二,氣候正在由熱變冷。按照中國古代立春、長夏、立秋、立冬為四季的季節劃分方法,秋分落在秋季90天以內,平分秋色。
“立秋”是立秋,“初霜”是秋末,“秋分”只是立秋到初霜90天的一半。秋分時節,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廣大地區相繼進入秋季,日平均氣溫降至22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