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12日上午在上海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20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心得感悟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30年來,浦東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不僅物欲充足、大樓林立,還有更為生機勃勃的文化風景。浦東價值,既在飛馳發展的金融城以及張江人工智能的高精尖技術中,也在“上下六百米,里外一百年”的吳昌碩紀念館和不斷建設的文化設施上。
30年來,浦東文化發展從未停止過腳步,如今不僅有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海科技館、中華藝術宮、云間美術館、朵云書院、船廠1862等文化場所,“十三五”所規劃籌備上海大歌劇院、上博東館、上圖東館、浦東美術館、宋城演藝世博大舞臺、群藝館等一批重大文化設施也將在浦東建成交付使用。
云間美術館館長徐迪旻是上海松江人,浦東開發后特意從松江來到浦東找尋機遇,在高樓中建立了美術館。“我們美術館和其他不太一樣,建在辦公樓宇間,周一到周五客流量比周六周日更多,附近白領休息時會來看展,他們的教育背景、生活趣味對人文環境有很強需求,所以常態化的文化導入非常必要”。在陸家嘴,白領們下班后會逛展、看書、聽音樂會,休息時也參加綠地上舉辦的“咖啡節”“非遺集市”等,文化活動豐富。
這只是浦東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在上海自貿試驗區世博片區后灘地塊,本是商業用途的臨江地塊變身“城市綠肺”。占地188公頃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園倚江攬翠,又將成為浦東新景。
在浦東濱江,過去灰撲撲的“工業銹帶”亮了,老碼頭、舊倉庫紛紛變身創意空間,不同顏色區分出騎行道、跑步道、步行道、綠化帶。
“聽交響、到東方”早就成為樂迷心中的真理,世界名團也紛至沓來;而就在上個月,全球最大的電競賽事S10英雄聯盟總決賽也是在新修好的浦東足球場舉行。
徐迪旻表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在根本上與文化軟實力提升密不可分,今天我們在回顧30年浦東開發開放的成就上,文化給浦東奠定了底蘊,文化讓浦東走得更遠,金融和文化產業共生共榮,是自然生態,也是必然趨勢。
如果說30年前,浦東把寸土寸金的地方給到吳昌碩紀念館,堅守了“城市文脈”;那么30年后,陸家嘴最后一塊空地留給浦東美術館,滋養了“城市氣質”。經濟與文化齊飛,可以預見,浦東的未來30年依然大可期待。
在熱烈的掌聲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30年前,黨中央全面研判國際國內大勢,統籌把握改革發展大局,作出了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重大決策,掀開了我國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的嶄新篇章。黨中央對浦東開發開放高度重視、寄予厚望,強調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盡快把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新飛躍,要求浦東在擴大開放、自主創新等方面走在前列。進入新時代,黨中央繼續對浦東開發開放提出明確要求,把一系列國家戰略任務放在浦東,推動浦東開發開放不斷展現新氣象。
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上海廣大干部群眾,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浦東開發開放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各國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習近平指出,30年來,浦東創造性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改革開放走在全國前列,核心競爭力大幅度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整體性躍升。浦東開發開放30年取得的顯著成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提供了最鮮活的現實明證,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最生動的實踐寫照。實踐充分證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形成的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確的;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習近平強調,從現在起到本世紀中葉,是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30年。新征程上,我們要把浦東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兩個大局中加以謀劃,放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謀劃,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習近平指出,要全力做強創新引擎,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升產業鏈水平,為確保全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多作新貢獻。要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策源功能。要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疏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化雙向鏈接的快車道。要聚焦關鍵領域發展創新型產業,加快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領域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要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同長三角地區產業集群加強分工協作,突破一批核心部件、推出一批高端產品、形成一批中國標準。要積極參與、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開展全球科技協同創新。
曾有順口溜說:寧在浦西有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可想而知,浦東與浦西之間雖然一水之隔,但是在發展上卻曾經有過多大的差距。據說,浦東開發之前,經濟和城市發展要比浦西落后20年。而現在有人卻說,浦西反而要比浦東落后20年了。以此能夠反映出浦東發展變化速度之快。
那么,我們來設想一下,如果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10年后的浦東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我們先來領略一下浦東的高度吧。今天,人們來到上海都有一個共識:如果沒有去過浦東的陸家嘴,如果不登上東方明珠,就算沒看過上海。10年后,人們會認為:在浦東就連目前世界第四、中國第二高樓的88層金茂大廈也會顯得那么地小巧,即使登上位于金茂大廈旁邊現在正在建設中的國內第一高樓、也被成為“尖刀樓”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也不足為奇。
10年后,白天里,你可以從陸家嘴乘坐水上交通直接到達宏偉壯觀的世博園區盡情的參觀或游玩,也可以直接搭乘軌道交通去你,也特別是我們孩子們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迪士尼樂園盡情的玩個夠。
與白天相比,浦東夜晚的景色會更加迷人、更加絢麗、更具特色。晚上,離開五光十色的商業區,來到黃浦江邊濱江大道上,你又仿佛置身于霓虹燈的海洋里。向對岸望去,古老的外灘美景盡收眼前。浦江兩岸建筑風格不一、各具特色、高低不等的大樓里,不停地閃爍著燈光,變換著圖案,有的在描繪著自己的輪廓,有的在展示自己樓頂的造型和輝煌。五光十色的燈光倒映在江面上,顯得更加撲朔迷離。站在江邊,仿佛置身于夢幻仙境一般。一艘艘燈火通明、顏色各異的高大游輪在江里往來穿過,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引來無數的游人不停的忙著拍照留念。
上海產特斯拉出口歐洲、中外車企連續發布純電新車……2020年,中國汽車消費市場走出一波V形反彈。盡管面臨疫情挑戰,中國市場的增長迅速而強勁。
第三季度以來,通用汽車旗下各品牌在中國的銷售業績強勢增長,豪華車、高端SUV和MPV車型尤其受到不同年齡段的消費群體青睞。
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柏歷(Julian Blissett)在第三屆進博會上化身“網紅”主播,親自出鏡拍攝多組Vlog,講述自己繁忙的工作和日常休閑生活。
在上海工作生活了14年,從2006年初抵滬到合資企業上汽通用任職,到今年4月出任通用汽車中國總裁,柏歷始終生活在浦東。
“許多行業,包括我所在的汽車行業,都在以‘上海速度’加速前進。”2019年9月,柏歷榮獲上海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白玉蘭榮譽獎”。他談到:“白玉蘭獎完美體現了上海的開放胸懷。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上海在30年前就專門為普通外國人設立了這個榮耀獎項,可見上海志向遠大,具有面向全球的前瞻性和包容性。這也讓工作和生活在這里的外國人有了更多歸屬感和參與感,使我們對上海、對浦東這片土地的發展有了更大的期待。”
早在1997年,通用汽車就與上汽集團在上海成立了本土合資企業——上汽通用汽車和泛亞汽車技術中心。20多年來,雙方著眼于互利共贏,合作已成為行業典范。柏歷認為,在上汽通用工作是個人職業生涯中最值得驕傲的經歷。
“我很高興看到通用汽車與上汽的伙伴關系歷久彌新,本地合資企業的業務蒸蒸日上。”鏡頭前的柏歷沒有架子,不少網友因為這名老外的滔滔不絕而被“圈粉”。
無論是在上汽通用,還是在通用汽車中國總部,柏歷還有一個愛好——親自試車。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他試駕新車的視頻在網上流傳,甚至成為第三屆進博會上的車企熱門話題之一。柏歷認為,在疫情之下,車企要創新銷售方式,在市場上有所作為。于是在第三屆進博會上,他索性化身“超級主播”,為自家車輛代言。
他說,作為新上海人,就要積極參與進博會,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上海,知曉和理解浦東。閑暇時,他還堅持與同事切磋足球球技。“我的家鄉是英國倫敦。但是,對于我和我的家人來說,上海早已成為第二故鄉。我和妻子、3個兒子在上海生活了14年,同事和朋友們早就把我們當成了上海人。”
周虹出生于中國溫州,12歲時隨家人移居德國。從1996年起,她先后就職于德勤、先靈、拜耳和羅氏等公司,在德國、英國、新加坡和中國工作和生活。2012年,周虹回到祖國懷抱,定居上海浦東。2015年3月,周虹接住了羅氏的“橄欖枝”,任羅氏中國總經理。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當面試時,她提問:羅氏在中國最大的挑戰是什么?羅氏集團的高層給出的答案是,希望“創新藥在中國同步上市,患者第一時間用上新藥”,而這也正是周虹的夢想。
2020年注定令人難忘。在新冠疫情的考驗下,企業或多或少都遇到了挑戰,營商環境面臨“大考”。今年春節期間,周虹和生產線上的同事在位于浦東張江的工廠加緊工作,確保供應。羅氏制藥的幾款藥物被選為治療新冠疫情的急需用藥,其中包括一款名叫“雅美羅”(托珠單抗)的藥物,被列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
周虹將浦東比作一片熱土,在這里,可以研發引進更多創新藥物、探索創新方式,惠及全中國乃至全球患者。羅氏扎根浦東26年,既是浦東發展的見證者、受益者、貢獻者,也是浦東改革開放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對創新奮斗者來說,浦東既是最好的“戰場”,也是最佳的居所。
羅氏是第一家入駐浦東張江的外資企業。1993年,當羅氏決定將中國總部落戶張江時,龍東大道附近還有大片農田;一年后,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奠基典禮在張江舉行,當時的上海市政府領導首次提出“中國藥谷”的概念。
2019年,龍東大道進一步升級,連接城區與機場。羅氏上海創新中心也在張江園區落成,進一步升級企業創新能力。過去十幾年里,羅氏在中國培養了一大批科研人員,目前擁有超過300名研發人員,九成以上是中國本土科學家,產生發明專利200多件。
受益于自貿區先行先試政策,2018年周虹在浦東獲得了首張自貿試驗區推薦“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同年她還榮獲上海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白玉蘭紀念獎”。
羅氏連續三屆參展進博會,今年進博會期間,周虹更加繁忙。她在現場運用多語種優勢,向更多國內外參會者介紹企業的發展歷程,這也是上海浦東“而立之年”最有力的一則“國際廣告”。
★ 學習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心得體會范文五篇2020
★ 觀看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心得感想作文五篇2020
★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心得體會作文范文【5篇】